“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减负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The Dilemma and Way Out of Reducing the Burde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Reduction" Policy:Based on Stakeholder Theory
许冰茹;杨英;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义务教育获得长足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阶层流动及固化问题严重、教师权益难以得到保障、课外培训机构转型困难等困境。政府、家庭、学校、教师及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共同构成义务教育减负的利益相关者矩阵,其中,政府需调适政策制度,促进各方利益相关者协同合作;家庭、学校与教师合理诉求得到满足,调动其减负积极性;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型发展,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各方利益相关者共同致力于构建良性教育生态环境,真正落实义务教育的减负。
关键词: “双减”政策;利益相关者;义务教育;学生减负
基金项目:
通讯作者:
Email:
参考文献:
- [1]倪亚红,马陆亭,赵富春.中小学减负政策执行力反思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 2018(6):39-43.
- [2]杨柳,张旭.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减负”政策的历史回溯与反思[J].教育科学研究, 2019(2):13-21.
- [3]爱德华·弗里曼,杰弗里·哈里森,安德鲁·威克斯,等.利益相关者理论现状与展望[M].盛亚,李靖华,等,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3.
- [4]王琦.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
- [5]张月峰.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公司共同治理机制研究[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 2007.
- [6]刘梦蓉,李倩慧,高媛,等.开放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利益相关者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 2017(11):43-51.
- [7]万建华,戴志望,陈建.利益相关者管理[M].深圳:海天出版社, 1998.
- [8]王智慧,李芳.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我国融合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绥化学院学报, 2021, 41(10):23-27.
- [9]贾伟,邓建中,蔡其勇.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我国中小学生减负的博弈困境及突破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 2021(9):51-58.
- [10]周兆海.生存性资源紧张:减负难减的症结所在[J].中国教育学刊, 2016(3):30-34.
- [11]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双九五”目标如期实现[EB/OL].(2021-04-27).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104/t20210427_528707.html.
- [12]金芮合,赵林,王志慧.中国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水平测度与障碍因素诊断[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0, 36(1):46-51.
- [13]尹玉玲.面向2035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北京的探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1):178-188.
- [14]王湖滨.国际视野下的成就与不足:中国四省市PISA2018表现及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 2020(1):13-20.
- [15]黄冲,王志伟,姚奕鹏,等.“双减”实施后72.7%受访家长表示教育焦虑有所缓解[N].中国青年报, 2021-09-16(010).
- [16]林晓珊.“购买希望”:城镇家庭中的儿童教育消费[J].社会学研究, 2018, 33(4):163-190, 245.
- [17]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2021-07-24](2022-03-25).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07/t20210724_546576.html.
- [18]刘奕锋.疏堵结合标本兼治推动教育回归本位[N].四川政协报, 2021-09-07(001).
- [19]王后雄.“高考城市化倾向”的成因及矫正[J].教育发展研究, 2009, 29(5):11-17.
- [20]蒲蕊.教师在学校改进中的领导作用[J].教育科学研究, 2012(5):20-23.
文章评论:
|
||||||||||||||||||
|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