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字句研究综述A Survey of the Research on the Ba Sentence
宣恒大
摘要: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中最具特色的语法现象之一。本文从研究角度出发 ,对 1 92 4年以来的“把”字句研究在句法研究、语义语用研究、探源研究等方面作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分析总结 ,同时也作一些评介 ,指出应当加强它的语用、探源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把”字句;句法;语义;语用
基金项目:
通讯作者:
Email:
参考文献:
- 〔1〕贝罗贝.早期把字句的几个问题〔J〕.语文研究,1989,(1).
- 〔2〕陈初生.早期处置式略论〔J〕.中国语文,1983,(3).
- 〔3〕程琪龙.系统功能语法导论〔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4.
- 〔4〕邓守信.汉语状语的结构,载世界华文教育协进会编《第三届世界华语教育研讨会论文集》(上)〔C〕.台北:世界华文出版社,1994.
- 〔5〕龚千炎.由“V给O引起的兼语句及其变化〔A〕.龚千炎.语言文字探究〔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 〔6〕韩玉国.a、b俱全的SVRO之生成及变换分析〔A〕.陈清,陈田顺.语言文化教学研究集刊(二)〔C〕.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8.
- 〔7〕胡附,文炼.把字句问题〔A〕.胡附,文炼.现代汉语语法探索〔M〕.上海:东方书店,1955.
- 〔8〕胡盛伦.“把”字句的特指问句式〔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7.
- 〔9〕梁东汉.论“把”字句〔A〕.语言学论丛(二)〔C〕.北京:新知识出版社,1958.
- 〔10〕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 〔11〕黎锦熙.说“把”〔N〕.世界汉语·国语周刊,1932-03-26.
- 〔12〕吕淑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2.
- 〔13〕吕淑湘.怎样跟中学生讲语法〔A〕.吕淑湘.吕淑湘语文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 〔14〕吕淑湘.把字用法的研究〔A〕.吕淑湘.汉语语法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 〔15〕马真.关于虚词的研究〔A〕.吕淑湘,马庆株.语法研究入门〔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 〔16〕饶长溶.“把”字句否定式〔A〕.语法研究与探索(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 〔17〕邵敬敏.把字句及其变换句式〔A〕.研究生论文选集·语言文字分册〔C〕.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
- 〔18〕宋玉柱.现代汉语语法基本知识〔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 〔19〕宋玉柱.谈谈特殊句式研究〔M〕.
- 〔20〕孙德金.现代书面汉语中的“Va为b”结构〔A〕.陈清,陈田顺.语言文化教学研究集(二)〔C〕.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8.
- 〔21〕汤廷池.国语变形语法研究〔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7.
- 〔22〕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 〔23〕王力.中国语法理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5.
- 〔24〕王力.中国语法纲要〔M〕.上海:开明书店,1946.
- 〔25〕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8.
- 〔26〕吴葆棠.一种有表失义倾向的“把”字句〔A〕.吴葆棠.句型和动词〔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7.
- 〔27〕袁大同.如何向外国学生解释“把”字句问题上的一点儿尝试〔A〕.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
- 〔28〕詹开第.动结式动词与“把”字句的变换关系〔A〕.语文论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5.
- 〔29〕郑定欧.现代汉语“把”字句工作单的设计:原则与实践〔A〕.袁毓林,郭锐.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 〔30〕中川裕三.关于“CR”句式中的主语〔A〕.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 〔31〕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 〔32〕祝敏彻.论早期处置式〔A〕.语言学论丛(1)〔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57.
- 〔33〕PABennett.Theevolutionofpassiveanddisposalsentences〔J〕.JCL ,1981-09-01.
文章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