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写作中汉语思维负迁移现象分析
郑志军
摘要:
本文运用错误分析理论 ,并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践 ,分析了汉英思维差异以及汉语思维对大学英语写作的负迁移作用。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汉语思维在大学英语中的负迁移所引起的各种错误 ,并指出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水平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 ,有意识地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语篇构建能力。
关键词: 汉英思维差异;负迁移;大学英语写作;逻辑
基金项目:
通讯作者:
Email:
参考文献:
- 〔1〕萨丕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 〔2〕Selinker .L.“Interlanguage”.InternationalReviewofAppliedLinguistics〔J〕.London:O UP,1972,(10):209-30.
- 〔3〕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 〔4?矹ackC.Richards等著.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D〕.管燕红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 〔5〕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 〔6〕毛荣贵.英译汉技巧新编〔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 〔7〕转引自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 〔8〕袁昌明.英汉修饰比较与翻译〔A〕.方梦之,马秉义.汉译英翻译技巧〔C〕.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 〔9〕王福祥,吴汉樱等编.文化与语言〔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 〔10〕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 〔11〕李化瑞主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 〔12〕胡文仲主编.文化与交际〔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 〔13〕桂诗春,宁岩春.语言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 〔14〕RodEllis.UnderstandingSecondLanguageA cquisition〔M〕.London:OUP,1985
文章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