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学院学报

2023, v.23;No.295(08) 50-61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匹配度与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以Z芦笋合作社为例
The Matching Degree of Cooperation Ability and Cooperation Awaren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armers' Cooperatives:Taking Z Asparagus Cooperative as an Example

聂洪辉

摘要(Abstract):

农民合作能力或合作意识的强弱决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学界对此已有共识。但是,二者的匹配度会如何影响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学界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根据社会学的文化堕距理论建立了二者匹配度的理论框架,合作能力与客观事物联系更密切,变化速度较快;合作意识受传统文化和观念影响更大,变化速度较慢。二者变化的不同步,会由匹配变成不匹配,常常使得合作社成员无法适应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如果不能解决合作能力与合作意识不匹配的问题,合作社即使取得初步成功,也会由成功走向失败。在农民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先解决合作能力问题,让合作社生存下去;再解决合作能力与合作意识匹配问题,让合作发展下去;在合作社发展起来以后,最后解决合作理念的冲突问题,使合作社健康持续发展。合作能力与合作意识匹配度的理论框架对中国人合伙办企业的现象也有较强的解释力。

关键词(KeyWords): 合作能力;合作意识;文化堕距;合作社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基金项目“基于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农民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研究”(18BSH135)

作者(Author): 聂洪辉

DOI: 10.19504/j.cnki.issn1671-5365.2023.08.0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