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源式发展: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培养的理想进路Endogenous Development:An Ideal Approach to Teacher Training in Small Rural Schools
徐广华
摘要(Abstract):
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师资问题一直是困扰其发展的重要矛盾,在外部支持渐趋完善的情况下,寻求内源式的发展是一条可行的路径。内源式发展带来的情感归属是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留得住”的保障,教师由内生发出的自我认同是其“教的好”的动力。欲实现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的内源式发展,必须摆脱单纯依赖外源动力的现状,以提升内源发展动力为主要目标。因此,我们需遵循向内而生的发展原则,政策设计上以文化认知为基础,树立区域文化自信;师资培养上以本土化为重心,稳定乡村师资队伍;教师成长上从内源层面助力,推动教师主动发展。
关键词(KeyWords): 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困境;本土化培养;教师文化;内源发展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徐广华
DOI: 10.19504/j.cnki.issn1671-5365.2023.08.1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雅克·哈拉克.投资于未来:确定发展中国家教育重点[M].尤莉莉,徐贵平,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7.
- [2]孙宽宁.乡村学校课程的内源性建设[J].现代教育, 2017(9):8-10.
- [3]马多秀.我国乡村教师队伍本土化培养及其实践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 2019(1):93-96.
- [4]储朝晖.改变乡村教育不能只打教师主意[J].中国农村教育, 2015(Z2):9.
- [5] LAUERMANN F, KARABENICK S A. Taking Teacher Responsibility into Account(ability):Explicating Its Multiple Components and Theoretical Status[J].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011, 46(2):122-140.
- [6]李梁.教师责任感的传统意蕴与当代反思[J].大学教育科学, 2017(3):76-80.
- [7]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 [8]白亮,王爽,武芳.乡村教师发展支持体系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 2019(1):18-22, 57.
- [9]陆阳.规制、规范与文化-认知:档案制度的构成要素与关系研究[J].档案学通讯, 2017(5):9-14.
- [10]赵忠平,秦玉友.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师资建设困境与治理思路[J].教师教育研究, 2015, 27(6):34-38, 33.
- [11]车丽娜.教师文化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21):45-48.
- [12]周建平.教师自我认同:危机与出路[J].教师教育研究, 2009, 21(4):27-30.